top of page

🚭「小菸蒂,大污染!」—— 落實管制,讓香菸垃圾不再成為環境毒瘤!🌱


根據 《TOBACCO PRODUCT Waste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的內容,香菸產品廢棄物(TPW)對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


  1. 污染水源

    • 一根菸蒂可污染 500 公升水

    • 有毒物質(如尼古丁、乙基苯酚、鎘、砷、鉛)可滲透到土壤與水中,進而影響生態系統與人類健康。

  2. 海洋與陸地污染

    • 香菸濾嘴為 全球最常見的垃圾,佔海灘與水域垃圾 32%(超過 5,200 萬件)。

    • 其他主要垃圾:食物包裝、瓶蓋、塑膠袋、吸管等。

    • 海洋生物和淡水生物會因香菸廢棄物而死亡(如 2011 年 SDSU 魚類毒性研究顯示,水中的香菸廢棄物可導致魚類存活率顯著下降)。

  3. 經濟成本負擔

    • 美國 30 個主要城市每年花費 2.645 億美元 清理香菸垃圾。

    • 舊金山通過菸蒂清理費用(每包 0.2 美元),但受到菸草業訴訟挑戰。

  4. 法規與企業責任

    • 加州將菸蒂列為有害廢棄物,要求適當處理。

    • 許多國家與城市開始對菸草公司進行 污染者付費(Polluter Pays) 訴訟,要求其承擔環境污染成本。

    • 菸草公司推卸責任,透過發放「隨身煙灰缸」與宣導「正確丟棄」,但拒絕承擔製造者責任(如生產可生物分解濾嘴)。

  5. 「濾嘴詐欺」

    • 菸草公司過去宣稱濾嘴可減少健康風險,但實際上: 

      • 濾嘴無法降低健康風險,反而讓吸菸者誤以為較安全,增加煙量與肺腺癌風險。

      • 濾嘴由 醋酸纖維 製成,不可生物降解,只能光解(物質仍存在環境中)。

  6. 政策建議

    • 禁止銷售濾嘴香菸(歐盟、西班牙等地已開始推動)。

    • 針對香菸產品徵收 污染清理費用,用於垃圾清除與公共教育。

    • 立法 將菸蒂視為公害,使菸草公司負責。


台灣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協會認為此文對台灣環保單位的啟示

  1. 將香菸濾嘴與電子煙廢棄物納入「有害廢棄物」管理

    • 參考加州立法,將菸蒂分類為 有害廢棄物,要求製造商負責回收處理,並防止其進入水資源與生態系統。

  2. 推動「污染者付費」制度

    • 立法要求菸草業 承擔清理費用,類似美國舊金山對每包菸徵收環保費,補貼市政清潔成本。

  3. 限制濾嘴香菸銷售

    • 研究顯示濾嘴不僅無效,還加劇污染,可參考西班牙模式,推動 禁售濾嘴香菸

  4. 強制生產者責任(EPR,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 施行 延伸生產者責任制度,要求菸草公司提供廢棄物回收機制,例如: 

      • 於超商、吸菸區設置 指定菸蒂回收站

      • 對零售商、消費者提供 回收獎勵(如回收 10 根菸蒂可兌換折扣)。

  5. 擴大戶外禁菸區域

    • 借鑑西班牙經驗,推動無菸海灘、國家公園、景點,降低污染與清理成本。

    • 利用 公民參與平台(如 Change.org)增加民意支持。

  6. 加強社會教育

    • 提高公眾對「濾嘴詐欺」的認識,澄清 濾嘴無健康保護作用

    • 推動 反吸菸環保意識,如加入學校環保教育。

  7. 納入 ESG 與企業環境責任

    • 促進 ESG(環境、社會、治理)標準,將菸蒂污染列入企業環保評估標準,要求菸草業制定減廢計畫。


台灣應借鑑國際經驗,透過強化法規、提高污染成本、擴大禁菸區域、加強教育與政策監管,逐步降低香菸廢棄物對環境的衝擊。

(參Clean Virginia Waterways. (n.d.). Cigarette butt litter prevention tips. Longwood University.)


Comments


聯絡我們

© 2025 by ​Taiwan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

Email

ieqm.tw@msa.hinet.net

Phone

02-8228-1737

Fax

02-8228-1358

Address

235029 新北市中和區中山路二段532號10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