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從COVID-19到永續健康,比利時如何用法律守護室內空氣?

已更新:3月29日

2022 年 11 月 6 日,比利時正式通過《改善公共場所室內空氣品質法案》這是歐洲第一部針對 公共空間室內空氣品質 設立的 法律性制度,以 COVID-19 疫情為契機,從「健康安全」的高度進行法制建置。

 

🌿 法案核心內容


📌 適用範圍

所有 對大眾開放的封閉空間(如餐廳、學校、醫院、商場、展館等),家庭住宅與純辦公用途不適用


🎯 政策四大目標

  1. 制定室內空氣品質參考值

    • 非強制性,但作為改善指標。

  2. 鼓勵責任人進行改善行動

    • 包括安裝 CO₂ 監測儀、進行 風險評估 與 行動計畫

  3. 建立資訊公開與標示制度

    • 空間須公開標示其 IAQ 等級,讓民眾知情。

  4. 設置 IAQ 專業平台

    • 協助政府、業界與學界整合資源、推動研究與溝通。

 

🔍 參考值標準

參考等級

指標

Level A

CO₂ 濃度 < 900 ppm 或 每人通風/淨化流量 ≥ 40 m³/hr

Level B

CO₂ 濃度 < 1,200 ppm 或 每人通風流量 ≥ 25 m³/hr

此標準已與比利時《工作安全法典》連動,公共場所須逐步達成。

 

🚦 推動進程

時程

內容

2024.10.01

自願適用階段 開始

2027.01.01

部分公共場所強制實施:須配備 CO₂ 監測儀、風險評估、行動計畫

2037 年底

擴大適用至所有公共場所

2038 年起

全面強制實施標示與認證制度

台灣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協會認為我國雖在全球率先制定 IAQ 專法,制度完整,但過度重視「檢測數值」與「罰則處分」,忽略了 風險治理、資訊透明與民眾參與。比利時法案提供了值得借鏡的治理模式,特別是:

  1. 設置 CO₂ 監測儀 + 等級標示制度

  2. 分階段強制,避免場所經營負擔過重

  3. 建立風險評估與行動計畫責任機制


建議台灣應參考比利時模式,將目前自主管理標章制度 法制化,導入 IAQ 等級標示強制機制,逐步建立完整的地方政府推動架構,讓「健康室內環境」不僅是法律限值,而是全民生活基本權利。



Comentários


聯絡我們

© 2025 by ​Taiwan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

Email

ieqm.tw@msa.hinet.net

Phone

02-8228-1737

Fax

02-8228-1358

Address

235029 新北市中和區中山路二段532號10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