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威爾士州防疫旅館計劃中,執行有效感染預防和控制 ( IPAC ),才能降低 COVID-19 傳播給員工、機構、其他顧客、授權訪客或承包商的風險。這需要落實穩健的 IPAC 系統並遵守相關的 IPAC 實踐和程序,包括定期稽核和回饋。
防疫旅館的 IPAC 總體原則如下:
應用金字塔感控階層圖(見下圖)
盡量減少與被隔離客人的面對面互動
源頭控制:在任何或潛在的互動時機時,旅客應戴上口罩
盡量減少房間開門次數
盡量減少旅客不必要的移動
盡量減少旅客在各樓層間的互動
避免旅客可能接觸其他旅客的任何環境 ( 例如共享陽台 )
通風管理
門封
員工的手部衛生和經適當風險評估的 PPE。
COVID-19 如何傳播
冠狀病毒病 ( COVID-19 ) 是由病毒 SARS-CoV-2 引起的病毒感染。傳播的主要機制是通過來自 COVID-19 患者的受感染的呼吸道飛沫。 SARS-CoV-2 在呼吸道中複製,最高病毒載量是在症狀出現前 ( 2天 ) 或出現症狀的前 5 天。無症狀帶原者也會發生傳播,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者的呼吸道飛沫而發生感染。
大多數傳播通過密切接觸發生:
與距離病例 1.5 米以上的人相比,身體靠近 ( 1.5米內) COVID-19 患者或與該人直接接觸的人感染的風險更大。研究顯示家庭成員的傳播風險最高。
感染主要通過與 COVID-19 患者密切接觸時接觸呼吸道飛沫而發生。各種大小的呼吸道飛沫是由咳嗽、打噴嚏、說話、呼吸、唱歌與喊叫等行為產生。
呼吸道飛沫被吸入或沉積在粘膜上會引起感染,例如鼻子、嘴巴和眼睛內部的粘膜。
另外,在沒有密切接觸的情況下,如各種密閉空間內的空氣流通不足,也會傳播 COVID-19。
SARS-CoV-2 空氣傳播會發生的情況包括:
密閉空間在感染者離開後,易感染者立即進入該空間。
長時間暴露於當人大聲說話,,唱歌或運動時產生呼吸出的顆粒,因為這些行為會增加空間中空氣懸浮的呼吸道飛沫的濃度。
通風或空氣品質不佳,導致懸浮的呼吸道小飛沫和顆粒累積。
導致 COVID-19 的病毒的新變種
病毒通過突變不斷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預計會出現病毒的新變種。有時新的變種會出現又消失。當前的變種似乎比其他變種更容易、更快速地傳播。我們正在密切監視這點,並且正在進行更多關於傳染性和疫苗突破性感染的調查和研究。
預防或減少 COVID-19 傳播的策略
減少 COVID-19 傳播的策略包括:
感控的金字塔階層結構 感控金字塔階層是一種控制環境 ( 例如飯店等工作場所 ) 中的感染風險的系統。它從最高級別的保護 ( 最有效 ) 到最不可靠 ( 最不有效 ) 對感染風險控制進行排名。控制階層結構有多種版本,由不同機構根據風險級別和應用領域而發展。 COVID-19 控制金字塔階層結構顯示如何應用此策略於防疫旅館中。傳染病的傳播方式將導向所需的控制等級。雖然需要採取空氣傳播預防措施的氣膠傳播風險已被承認,但仍需要採取風險評估方法來採取適當措施。 在這些環境和場景中,更高的控制手段變得至關重要,而個人防護設備 ( PPE ) 是處於這些控制的最低階層。建議採取空氣傳播預防措施 ( 如 P2/N95 呼吸器 ) 的高風險情況是: • 與陽性 COVID-19 病人面對面互動 • 工作人員收集鼻咽拭子 ( 進行取樣的人及助手 )
教育培訓 參與防疫旅館計劃任何方面的所有員工都應接受 IPAC 實踐和原則方面的培訓,包括 PPE 的使用。培訓應包括所需的 PPE 類型;何時應該佩戴 PPE;如何穿上 PPE 以及如何正確取下它。對於在隔離期間與隔離旅館顧客直接接觸的衛生人員、家政人員和聘雇工,需要對適當的 PPE 穿戴和脫下進行正式評估。
稽核與回饋 定期對防疫旅館內的 IPAC 流程進行審核,以提供反饋並促進 IPAC 的改進。防疫旅館IPAC 程序涉及兩個主要機構: • 臨床卓越委員會 (CEC) 醫療保健相關感染計劃(主導機構) • NSW Health - 州衛生緊急行動中心 ( SHEOC )
標準預防措施 無論是否存在感染,這是一套安全的做法,都需要在所有情況下應用。 標準預防措施保護人員和物理環境,以確保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預防感染的傳播。 防疫旅館的標準預防措施包括以下內容: • 手部衛生 • 呼吸衛生和咳嗽禮節 • 物理社交距離 • 清潔和消毒 • 廢棄物處理 • 按要求使用個人防護裝備 ( PPE ) 並評估風險 • 員工身體不適則留在家中。
手部衛生 工作人員和旅館的授權訪客必須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 ABHR ) 或使用肥皂和水來洗手,進行手部衛生。 應進行手部衛生的時機: • 進入酒店前 • 在穿上 PPE 之前 • 在移除 PPE 時的每個步驟之間 • 接觸高接觸地方(例如電梯按鈕、門把手)後 • 飯前飯後 • 離開旅館之前 注意:在臨床護理期間與客人互動時,衛生人員應遵守手部衛生的 5 個時刻。被隔離的客人必須使用 ABHR 進行手部衛生: • 在進入旅館之前或之後 • 在接觸筆和/或文件之前 • 在穿上 PPE(口罩)之前 • 脫下 PPE(口罩)後立即 執行維護、安全檢查等的授權承包商必須在抵達旅館時和離開前進行手部衛生。 ABHR 應戰略性地放置在酒店周圍,並且員工、客人、授權訪客和/或承包商可以方便地取用。可以用單獨的個人單位,例如由保安人員保管的個人工具包或為瓶子放在手推車上,用於將物品或食物運送給顧客。如果瓶子 ( 瓶子內部和外部 ) 在清空時沒有正確清潔和乾燥,則不應重新填充單個 ABHR 瓶子。在可行的情況下,向保全人員提供專用的 ABHR 瓶。
呼吸衛生與咳嗽禮節 所有人都應該: • 咳嗽、打噴嚏、吹氣和/或擦鼻子時,用紙巾遮住口鼻。 • 使用後將紙巾丟棄在最近的垃圾箱中。如果沒有可用的紙巾,咳嗽或打噴嚏時要對著他們的肘部內側,而不是直接用手。 • 咳嗽、打噴嚏或擤鼻涕後,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 ABHR。 可在此處參考新南威爾士州政府有關的呼吸衛生海報。
物理距離 防疫旅館內的任何人都應在可行的情況下與他人保持至少 1.5 米的距離,並避免面對面的問候。
( By COVID-19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ANUAL For Quarantine Hotels December 2021 )
Dr.J 評論:
近期台北與桃園防疫旅館的環境群聚感染事件,導致民眾人心惶惶,擔心新一波的疫情又捲土重來。目前防疫旅館指引還是著重在樓層管控、環境清潔消毒與人員體溫監控等措施,如用感控的金字塔階層結構圖來判斷,其防疫的效果有限,飯店業者因更加重視工程控制層次,確保防疫旅館的安全性,但市場充斥許多號稱防疫的產品,但又有多少產品能在實際場域達到防疫的效果又能確保安全性?業者投資防疫設備後又該如何讓民眾了解?民眾又該如何選擇安全的場域前往?這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台灣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協會(TIEQM)針對產業需求所提出的「安淨標章 Clean and Safe」,透過在實際建築場域裡經過科學的驗證過程,符合一定安全的標準,讓真正讓優質有效的防疫技術於市場生存,避免使用者購買到良莠不齊的設備,除了對環境消毒沒有良好的效果,反而危害到自身安全,因此透過科學驗證與實場驗證的設備,才是對防疫有真正的預防措施。場域業者也能透過取得「安淨標章」,放置於場域的明顯處,提供給民眾可視化且資訊透明的依據,讓真正的優質的防疫場域能讓民眾選擇。
TIEQM台灣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協會,持續與產官學密切互動,定期舉辦實務研討會,進行國際相關協會交流,建立相關技術指引,集結本會各專業領域顧問,提供健康室內空氣品質標章、安淨標章、室內空氣品質監測儀認可制度認與室內空氣品質問題整體解決方案,給予場域可視化的場域標示,讓民眾能選擇擁有良好室內空氣的環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