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打造健康建築新基準:從美國示範法案看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的進化契機


🌀 為何室內空氣品質(IAQ)需要立法?

人們平均有80-90%的時間在室內活動,而室內的污染物濃度卻是室外的2至5倍。然而,目前在美國聯邦與各州層級所規範的 IAQ 相關規定,依舊呈現分散、不一致且缺乏整體性的狀態。儘管自1990年代以來美國國會多次提出法案,但始終未授權相關主管機關針對 IAQ 制定標準。

COVID-19 疫情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空氣傳播疾病的重大威脅,絕大多數感染都是在室內發生。有效改善 IAQ 不僅有助於降低病毒暴露風險,對減少TVOC、PM2.5 等長期危害人體健康的污染物也至關重要。


🧭 美國政策轉向:以法律治理 IAQ 的新行動

隨著社會與科學界對 IAQ 健康效益的證據越來越多,2022年白宮也啟動了「潔淨建築倡議(Clean Air in Buildings Challenge)」,並於2023年5月12日由 CDC 公布最新指引,建議大多數建築每小時進行5次空氣交換(5 ACH)。

在這樣的背景下,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Health Security)領軍,一組結合法律學者、科學家與政策規劃者的團隊,編寫了一部具代表性的《示範州室內空氣品質法案》(Model State Indoor Air Quality Act, MSIAQA)


📜 示範法案的主要內容


1. 立法目標

制定一部具一致性且具有執行力的法律工具,目的是提升公共建築 IAQ,以促進全民健康、增進工作生產力,並帶動整體經濟福祉。


2. 核心授權措施

  • 要求在公共建築中進行 IAQ 檢測

  • 測試結果須同時張貼於建物現場與官方網站;

  • 對整體 IAQ 表現進行評估與分級;

  • 當發現高風險情況(如疾病爆發或污染事件)時,州政府有權主動調查與執行檢查


3. 法律誘因設計

  • 鼓勵業主主動改善 IAQ,並可取得「潔淨建築認證」;

  • 實施稅負抵減,將改善 IAQ 的費用列為企業可扣抵支出

  • 業主若能主動完成檢測與改善,未來可免於主管機關主動稽查。


4. 行政執行架構

  • 授權各州環境衛生主管機關與「IAQ 諮詢委員會」協力制定細部法規與技術標準;

  • 推動資訊透明化與科學治理。


🧩 挑戰與展望

雖然此法案於2023年完成並推廣至全美,但仍面臨若干挑戰,包括:

  • 預算資源有限

  • 社會對 IAQ 科學與改善措施的誤解或誤信


然而,隨著大眾對 IAQ 重要性的意識提升,這套示範性法律將為各州乃至全球政府提供法律與倫理上的正當性基礎,有效改善公共建築的 IAQ,造福全體社會。


台灣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協會建議我國應借鏡美國示範法案經驗,強化《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制度設計,將自主管理標章納入正式法規,建立分級認證與風險溝通機制,並結合即時資訊公開、ESG激勵與感控設計,全面提升公共建築空氣品質,邁向健康永續的生活環境。




Commentaires


聯絡我們

© 2025 by ​Taiwan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

Email

ieqm.tw@msa.hinet.net

Phone

02-8228-1737

Fax

02-8228-1358

Address

235029 新北市中和區中山路二段532號10樓

bottom of page